返回文章列表

我國已挑明的自身立場 文:何君堯、丁煌

2023-03-12 14:11 堅料網連結




為阻止美國進一步將特區演化成華盛頓對華新戰略的博弈前線與為惡化中的中美關係締造改善契機,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劉光源(劉特派)在今年2月約見了美國駐港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梅領),明確畫出三條「紅線」,要求美方停止干涉特區事務。

會面前,劉特派批評梅領在今年1月出席「美國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香港經濟前景研討會》時的講話。梅領在講話中不公平地評論我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就《港版國安法》第14、47條的解釋,說什麼此項人大釋法將擴大特區行政當局的權力且缺乏司法機構監察,可能進一步破壞特區司法獨立,梅領還表示對《港版國安法》的實施或影響特區法治的關切。

劉特派向美方划出三條「紅線」,即:「要求美方不得危害中國國家安全、不得在港搞政治滲透,以及不得詆毀破壞香港發展前景」。平心而論,《港版國安法》並不能為所有維護國家安全事宜提供萬能特效藥。雖然街頭式勇武抗爭已止,特區內的國家安全事宜仍然受到緊張地緣政治局勢的嚴峻挑戰。劉特派指明的三條「紅線」凸顯美國領導下的破壞特區穩定策略與打擊我國的詆毀行為仍具嚴重風險指數。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最近提醒大家「… 國家安全風險仍然存在,亦有破壞力量潛伏於社會,並提醒特區政府要做好風險管理及各方面預案,對任何破壞國家安全、社會安寧或香港自身安全等組織,都要迎頭打擊,不要讓它萌芽或蔓延。」(註2)。儘管中美兩國在一些核心國家利益與價值觀仍存有比較尖銳的衝突,大家不要低估兩國相互依存的經濟紐帶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兩國在鞏固相方整體關係之餘,要通過攜手努力,應對共同面對的全球挑戰。

正如陸克文正確指出,中美戰爭並非不可避免(註3)。他建議設立一個雙邊戰略競爭管理框架,明確涵盖能合作的領域以防止可能出現的全面冷戰(註4)。特區則可依循三條「紅線」制定針對特區應遵守的具體規則來更好地管理特區內中美戰略競爭事宜,從而防止不受控式競爭損害特區的福祉與美資在港經濟利益。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中美之間相互依存的經濟關係已達至根深蒂固的狀態,經濟脫鈎不會是一個可行選項。

經濟脫鈎言之易,行之難。很可惜,支持經濟脫鈎人士似乎早已摒棄了這個經濟常識而堅持樂見中美經濟脫鈎的立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經濟與貿易合作早已成為中美兩國關係的基石。去年11月「布魯金斯學會」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美國必須與我國建立持久、富成效的雙邊關係,兩國在雙邊與多邊領域都有共同利益,需要一起合作(註5)。

根據熟悉中美貿易的經濟學家David Dollar,經濟脫鈎是不現實的。通過貿易保護主義將離岸生產製造業回歸美國的想法也是幼稚的,是一個終將失敗的戰略(註6)。事實上,雖然華盛頓不斷發佈激烈國家安全言論,但在可能經濟脫鈎對美國經濟持續性負面影響的擔憂氣氛之際,我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有望創新高(註7)。類似「美國商會」的反對經濟脫鈎人士認為脫鈎干擾現存的物資供應鏈,將會嚴重拖慢生產力與加巨的通貨膨脹壓力會觸發公司倒閉潮與極大增加消費者的負擔(註8)。

最令人擔憂的一點在於許多美國盟友因與我國已建立千絲萬縷的經濟聯繫,犧牲本國的經濟利益盲目加入脫鈎陣營似乎沒有太大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盟友們應不願意跟風。就算某個別盟友表態支持以美國為首的脫鈎計劃,很大機會這此「鐵桿粉絲」級盟友會說一套作一套,繞過脫鈎機制文本要求而繼續保持生意興隆。

在金融領域,「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已於今年1, 2月批准摩根大通、大通與摩根士丹利收購各自位於內地的合作夥伴。現時已有大量分析報告關注大灣區龐大的財富管理業務對推高美國主要金融機構在華業績的展望,無需多費筆墨,美國各大金融機構都在等著前往大灣區,大口喝湯大口吃肉。

與內地一樣,特區與美國也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繫。麥當勞、友邦保險、花旗銀行、微軟,谷歌、Facebook與波音在這都是響噹噹的名牌。 值得注意,就在最近「大灣區航空」向波音公司訂購了15架737-9 MAX飛機。在2017年,美國是特區第二大商品市場。美國公司在特區設立的地區總部或辦事處總數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 美國與特區之間還有著密切的教育合作紐帶,例如2017年麻省理工學院在特區開設了首個創新中心。儘管分析人士認為中美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發生迅速和解的機會率渺茫,而且拜登政府更認為中美現時的關係是美國過度依賴我國,事實上美國企業大佬們並不願意脫鈎(註9)。

「兩會」期間,咱們的新外長秦剛首次亮相記者會,他說:「… 決定中美關係的,應該是兩國的共同利益、共同責任和兩國人民的友誼,而不是美國的國內政治和歇斯底里的新麥卡錫主義。」;「… 美方所謂『加裝護欄』『不衝突』,實際上就是要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這辦不到!如果美方不踩剎車,繼續沿着錯誤道路狂飆下去,再多的護欄也擋不住脫軌翻車,必然陷入衝突對抗。誰來承擔其災難性的後果?!這樣的競爭,就是以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乃至人類前途命運為賭注的豪賭,中方當然堅決反對… 」。

由於中美關係現陷入僵局,筆者也無從判斷兩國在現時你來我往的博弈過程中如何尋找出回旋餘地。儘管如此,為了在現時兩國對抗關係上劃清底線,美國不應嘗試過分僭越我方包括劉特派三條「紅線」等已挑明的自身立場,此外,雙方應在國際跨國問題上繼續推進合作契機,避免干擾雙邊經濟互動。

大收益的實現始於著手微小處。

事實與資料來源已核查

註 1: The Standard「Liu Guangyuan meets with Gregory May, draws three ‘red lines’ on US interference in HK issues」26.02.2023 available at: https://www.thestandard.com.hk/breaking-news/section/4/200701/Liu-Guangyuan-meets-with-Gregory-May,-draws-three-%E2%80%98red-lines%E2%80%99-on-US-interference-in-HK-issues

註 2: 文𠥔網「做好風險管理 痛擊破壞國安活動」07.03.2023 available at: 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3/07/AP640650fce4b0b6003c0021a7.html

註 3: Kevin Rudd「The Avoidable War」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22 at p 17

註 4: 同前 at p 392

註 5: Xinhua Commentary「World needs China-US ties back on track」20.01.2023 available at:https://english.news.cn/20230120/a2f5fe733a734ae7ab14f9d295c5cd75/c.html

註 6: David Dollar「Forging an Alternative Economic 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China,’ in Ryan Hass, Ryan McElveen & Robert Williams (eds), 「The Future of US Policy Toward China」Nov. 2020 available at:https://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20/11/Future-U.S.-policy-toward-China-v8.pdf

註 7: Daniel Flatley「US-China Trade is Close to a Record, Defying Talk of Decoupling」in The Japan Times 17.01.2023 available at: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3/01/17/business/economy-business/us-china-ties-belie-decoupling-talk/

註 8: Stephen DeAngelis「Complete Decoupling from China is Not the Answer」in Enterra Solutions」11.01.2023 available at:https://enterrasolutions.com/complete-decoupling-from-china-is-not-the-answer/

註 9: 同前

文:何君堯

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創辦人

文:丁煌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經民聯港島支部主席,「中國夢智庫」主席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