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特首的首份「施政報告」 之 (二)「住房」、「醫療」、「教育」與「護老」 文:何君堯、丁煌

2022-11-04 12:20 堅料網連結




特區曠日持久的住房問題在特首首份「施政報告」中佔有較大的比重。興建新「簡約公屋」、「增加整體公屋供應量」、「縮減公屋輪候時間」與「增加土地供應」均受到大眾與建制人士的表揚。此外,大家對醫療改革、教育與養老政策也呈現積極態度。

7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言,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提出「四個必須」,同時對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為特區政府未來五年施政提供重要指引。根據習主席的希望一一「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特首的公屋計劃旨在改善特區民生。雖然「簡約公屋」計劃是否能達至「縮減公屋輪候時間」4年半,這需要時間的考驗,「增加土地供應」更是處於逆水行舟狀態。但是,公屋政策持分者與公眾對特首這些施政措施都充滿期望。

亮點在於,特首這些施政措施無疑給公眾對政府早前每況愈下的負評,打上一劑強心針。讓居民看到希望,盡早上樓,所以信任的掌聲四起。公屋整體計劃是否/以何種方式提高特區管理層的「合法性產出」 (Output Legitimacy),咱們要拭目以待。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參考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新加坡房屋發展的成功,奠定了國家發展的戰略基石(註1)。

在新加坡,全數「組屋」都屬出租/居者有權屋。根據王于漸教援,「建屋发展局」早期已推出措施,赋予租住國民一個優惠價購買所住「組屋」,成為業主。這個利民政策締造出一個完善「組屋」私人市場制度,數十年來,為這個城市國家帶來堅實的擁護政權群眾力量(註2)。雖然特區並無慾利用公屋政策新建立另一個全面私人物業組別,但前車可鑑,公屋政策在加強公屋准-/租戶增加對政府信任度從而支持政權層面,具重要推動角色。

「增加土地供應」目標不應淪為舌尖上的跳字。筆者對政府在未來十年內,為公共與私人房屋確保足夠土地供應保證,持積極的謹慎態度。特區眾環保組織群起反對「綠化地帶」發展計劃,可期。於2014年,16個環保組織對政府發展「綠化地帶」提議提出反對。2010年的那一埸針對位於大浪灣一項私人發展項目抗議活動同樣提醒大伙們在互聯網時代,這些環保組織能動員群眾力量,支持抗議活動(註3)。

儘管得到大多數公眾認可的「新界棕地發展」也被納入多元化「增加土地供應」目標,「綠化地帶」發展計劃似乎是政府的優先選项。「本土研究社」創辦人陳劍青曾表示,著重新界現存的農地倉儲化問題,政府應優先考慮展開「新界棕地發展」,「綠化地帶」發展計劃為後。

關於醫療改革,政府將重點從不可持續性「醫院治療為本」轉向著重以疾病預防重點,可持續性「社區基層醫療為本」措施朝正確方向邁進了一大步,越南是發展中國家,設立的初期醫護變革「專題調查委員會」在建設社區基層醫療設施的能力有目共睹。越南式醫療改革閃出的亮點在於她吸取了一個重要的教訓,需優化國民對社區基層醫療的認可度。

對醫院與診所專科醫生專業服務的信任,是特區求醫者根深蒂固的習慣。為此,政府會為衛生署屬下的診所及健康中心推出「長者社區照顧試驗計劃」,轉介高血壓與糖尿患者至社區私人家庭醫生求醫。立法會(醫療衛生界)林哲玄議員早前表示,特區需要一點時間,優化居民習以為常的醫療文化,在居民接納專科醫生專業服務之餘,投入資源提高居民對社區基層醫療的認可度。

關於教育政策,特首的首份「施政報告」也着重促進特區訊息科技發展與推動藝術、文化與創意產業的進一步發展。「STEAM」教學(註5)提倡的整合學生基礎教育重要性也受到正面的肯定。在未來5年內,政府的目標是為35%專上學生提供「STEAM」學科,60%的學生則學習相關科目,重點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升特區「八個中心」的國際競爭力。

另一個迫切的教育問題是在課室內外提升國民教育。「民族自豪感」應在特區求學的莘莘學子們心中扎根。此外,應提高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負責培養學生積極價值觀與民族認同感的教師都應具備相關專業能力,堅持專業操守。因此,所有資助學校新聘的教師都必須通過《基本法》考試。筆者全心全意支持上述針對國家安全領域的治理理念與措施。

最後,筆者支持加強對長者就地養老採取的措施,即;「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常態化、建立16區新「地區安老院」與擴大醫院管理局提供的「支援長者離院綜合服務」計劃(註6)。但是,這些措施未能照顧長者情感方面的需求。這個課題已成為「老人學科」中的其中一個關注點,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長者有情感支援與有愛人際關係的需求。

歲月催人老。對衰老與健康的朝不保夕伴随成長過程至晚年,每個人都會漸進式自身深刻體會到本體歷程的脆弱感(註7)。針對減輕長者的脆弱感與解決他(她)們的情緒需求,筆者建議「關愛隊」可到先行地區,定期家訪那些急需情感支援的長者。有需要為「關愛隊」議工提供適當的培訓。根據相關研究顯示,缺乏情緒支援的年老女性與同年段享有適當情緒支援的女性相比,前者的死亡率是後者的兩倍(註8)。大家不可以低估「關愛隊」家訪工作的重要性。此外,社區幹事與和區議員可主動與當區老弱長者群體保持定期接觸,建立有意義的社區關係。

註 1: 王于漸《港人港地:堵塞香港房屋政策的漏洞》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15, 第166頁

註 2: 同上,第167頁

註 3: 李森(Roger Nissim)《香港土地制度與習慣》香港大學出版社 2012, 第159至160頁

註 4: Jorg Reinhardt 「Vietnam’s Impressive Healthcare Strategy」 The ASEAN Post, 25 June 2019, available at: https://theaseanpost.com/article/vietnams-impressive-health-care-strategy?amp

註5: 「STEAM」教學:整合「科學」、「科技」、「工程」、「藝術」與「數學」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

註 6: 「支援長者離院綜合服務」, available at: https://www3.ha.org.hk/haconvention/hac2015/proceedings/downloads/S6.2.pdf

註 7: Amanda Grenier, et.al (eds.)「Precarity and Ageing」 Bristol: Policy Press 2020 at p 241; also see: https://policy.bristoluniversitypress.co.uk/asset/8637/precarity-and-ageing-chapter-1.pdf

註 8: T.C. Antonucci「A Life-span View of Women’s Social Relations」 in B. Turner (ed.) 「Women Growing Older: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94 at pp 239-269

(閱讀英文版)

【Newspaper Article】Junius Ho & Kacee Ting:Livelihood initiatives introduced in Policy Address meet public expectations (HK China Daily; Page 8; 4 Nov 2022)
https://www.chinadailyhk.com/article/298202#Livelihood-initiatives-introduced-in-Policy-Address-meet-public-expectations

文:何君堯
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創辦人

文:丁煌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經民聯港島支部主席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