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英國人口中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咋說? 文:何君堯、丁煌

2022-07-19 23:14 堅料網連結




英國保守黨領袖鲍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辭去首相職務後,他的接任人將要做好心理準備,處理英國因硬脫歐引發的社會問題,如:生活成本急升危機、日益嚴重的經濟蕭條與隨之而來的長期經濟衰退可能性。正如英國政治學家布蘭登· 歐萊瑞(Brendan O’Leary)認為,現在問題在於約翰遜的繼任者們有沒有政治勇氣官宣,硬脫歐之後,現在與不久的將來英國會面臨一場「溫水煮蛙」式的社會災難。

在外交方面,同樣在硬脫歐後,逐漸削弱的英國在方方面面會更依賴美國。因此,英國的國運將步入兩難的分水嶺。其一,美國將會繼續硬推由美主導的世界戰略措施,英國會身陷其中;其二,我國和平崛起在貿易與投資方面提供的巨大機遇沒有一個國家會待慢,英國自然會掂掂分量,權衡利弊。下一任首相如向我國示好,政策進而向我方靠攏,這都將在英國對港政策上產生積極的影響。

文翠珊(Theresa May)在位時,她所提出的脫歐協議談判是建基於軟脫歐版的「契克斯計劃」(官方命名為《英國與歐洲聯盟之間的未來關係》)。文翠珊希望軟脫歐後,英國還能保持與延續歐盟之間密切的經濟聯繫。但「契克斯計劃」遭到保守黨內「脫歐陣營」的強硬派拒絕,反對英國保留過多的歐盟法律與法規。保守黨反對派認為,軟脫歐協定將使歐盟繼續深度阻礙英國的自我生活方式。

2019年底,約翰遜取代文翠珊成為英國首相。他帶領英國鎖定硬脫歐,英國經濟隨之悲慘地步入長期衰退的邊緣。硬脫歐意味着英國裸退歐盟,從此英國淪為歐盟「單一市場」與「關稅同盟」的其他國家。最重要的影響在於從英國輸入其他歐盟國家的商品將會被徵收10%的關稅。英國未來與歐盟的貿易協定將只能在自由貿易協定的基礎上進行。絕大多數經濟學家一致認為,脫歐將在中長期內對英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2021年10月,英國政府預算責任部(Office of Budget Responsibility)預算,長遠期內英國脫歐將每年花費國家4%的GDP(約320億英鎊)。事實上,自英國通過脫歐公投後,許多公司已將資產、總部或業務等遷離英國。再有,在政治上英國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來修補與歐盟的關係。

根據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脫歐陣營」錯誤認為英國在脫離歐盟「單一市場」與「關稅同盟」之後,大可增加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量。克魯曼估計英國脫歐的成本可能佔GDP的2%左右。舉個例子,脫歐倡導者錯誤地誇大英聯邦夥伴會給英國提供更多的貿易機會。英國裸退歐盟後,英國積極尋求與英聯邦夥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在2019年,英國與英聯邦夥伴之間的貿易僅佔國家整體貿易總額的9.1%。再有,許多經濟學家已經預期英國裸退後,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出現玄妙的改變。

英國國人對約翰遜領導下的政府對「中英關係」進行的破壞表示擔憂。先從英國對香港內部事務的干涉,又來取締內地的「華為」與「CGTN」; 再到針對新疆的制裁與最近再度宣揚維吾爾族種族滅絕事件,許多英國觀察人士認為「中英關係」已經走上了絕路。更甚的是就連可能將成為下任首相的財政大臣瑞斯·薩納克(Rishi Sunak)也在保守黨領導層辯論大會上,着眼所謂我國對英國構成的國家安全威脅。

但無論誰最終上台,英國遲早會在利益實用主義的驅使下,運用靈活的方式,以堅持自由主義、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政治取態打造對華外交政策。2016年7月,時任財政大臣夏文達(Philip Hammond)證實,英國希望在英國脫歐後鞏固與我國的貿易關係。大家注意,當時夏文達同樣表示,儘管「中英關係」似乎很緊張,但倫敦決意與北京繼續發展交流活動。就在最近的演講中,前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表示反對英國與我國進行脫鈎。

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視本國自身利益為外交事務中的重中之重。儘管英國與美國在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特殊關係,在1950年,英國因率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在西方烈強中引發強烈爭論。英國另一個因親中而引發爭議的例子是她無視美國的反對意見,決定加入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還有,我國許多英國事務專家也不時提及與肯定英國在我方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所表現的熱情、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給予我方的援助、過往於歐盟內部助我方在説明與遏制其他歐盟成員國反華保護主義的努力,等等。

除了上述牽涉政治老大哥(美國)與其國際主要競爭對手互動時英國表現的走場技術,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Suez Crisis)提醒大家,美國和英國之間根本沒有永恒的共同利益。「五眼聯盟」(Five Eyes)、「四邊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與AUKUS協定本質上是美國塑造出來二元派性政治觀點的延伸物。英美兩國對所謂的外部威脅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與美國不同,英國認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不受政治約束。因此,英國對促進亞洲貿易與投資機會更感興趣。所以,英美兩國的特殊關係不會永久。

一個不爭的事實,中英兩國同是全球化、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不受政治約束的宣導者。在經濟關係基礎上,中英兩國基本上呈現出互補的優勢。儘管英美兩國的特殊關係很重要,不管英國持樂觀或悲觀態度來考慮脫歐後經濟發展未來的本國利益,英國將不可避免地考慮我國可為英國提供的巨大經濟利益。希望「中英關係」將得到改善從而改善港英關係。

* You cannot sell the cow and drink the milk.

文:何君堯
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創辦人

文:丁煌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凝聚民心》聯合發起人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