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安倍晉三「大日本」的遺願能否長存? 文:何君堯、丁煌

2022-07-15 16:15 堅料網連結




「國家正常化」曾是安倍晉三(安倍)一生的政治追求。由2006年首度問鼎首相以來,如何將日本改變成為一個「正常化」大國,並且以和平方式與自強不息的鄰國(中國)並駕齊驅的重大戰略思想,從未離開過安倍的思緒。

近日,安倍暗殺事件使人們重新審視安倍「國家正常化」戰略思想。筆者撰文嘗試討論安倍如何從2006年到被喑殺期間,為促進與鞏固他心中宏偉的「國家正常化」戰略所做的工作,評估他的努力是否使印太地區地緣力量天平向日本傾斜;也談談他的遺願能否長存。二戰後,日本第一任首相吉田茂專注「復蘇經濟」與「去軍事化」政策路線,是他塑造了世界對戰後日本的態度。1970年代,日本第67任首相福田武夫強調致力發展與亞洲其他國家分享「和平」與「繁榮」,並重申日本不會謀求成為軍事強國的承諾。「自衞隊」是日本在二戰後至今的國家防務唯一部隊。

當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acArthur)在親手修改《日本國憲󠄁法》過程中插入著名的「禁止戰爭」條款,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從此就懸掛在日本主權之上,在憲制秩序上阻止日本以任何方式使用軍事武力入侵其他國家的企圖。根據《日本國憲󠄁法》第二章第九條:「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

與眾前任截然不同的安倍,決心推動修改《日本國憲󠄁法》(又名「和平憲法」),將日本改變成為一個擁有「正常化」軍事力量的「正常化」國家。他的鮮明政治抱負除了招發鄰國的批評外,更在本國引起爭議,是日本政壇的「火藥庫」級別議題。

近年來,安倍修改「和平憲法」的主張倍受支持,這是基於日本需要在本土以外的「突發軍事事件」中與美國進行軍事配合,可能「突發軍事事件」的地區包括(1) 朝鮮半島;(2)南中國海;與(3)台灣海峽。安倍在世時已經很大程度上成功利用「中國威脅論」(配合北韓威脅論)作為游說「突發軍事事件」的可能性。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儘管「中國威脅論」實屬失實謊言,但安倍已經成功按下恐懼按鈕,日本的世界盟國與位於亞洲的一些國家彷彿如坐針氈。

與眾前任截然不同的安倍,專注設想如何對沖我國和平崛起所可能產生的影響。他將「中國威脅論」提升到日本國家議程與國際意識形態最前沿,他是世界首位國家元首闡述「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Dr Michael J Green在《安倍晉三大戰略【安倍晉三的海洋民主國大聯盟,如何防堵中國崛起、鞏固自由開放的印太秩序!】》(註)一書中認為,安倍試圖與美國、澳大利亞與印度一起塑造一個外部戰略環境,試圖圍堵我國,並針對我國在政治、軍事與經濟方面和平崛起的所謂「中國威脅論」,締造包圍圈。

與此同時,安倍曾認為日本應與我國保持牢固的經濟關係。Dr Green稱之為「沒有硝烟的競爭」(Competition Without War)。傑克·蘇利文(Jake Sullivan)與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則稱之為「沒有浩劫的競爭」(Competition Without Catastrophe)。在進一步試圖圍堵我國和平崛起的過程中,安倍致力於加強日本與同道的東盟國家關係。在他第二次內閣總理大臣任期內,安倍致力於將「四方安全對話」轉變為抗衡我國的砝碼。他還致力於游說同道東盟國家在圍堵我國方面發揮各自的作用。

在奧巴馬第二任期(2012至2016)期間,美國奉行「亞洲再平衡戰略」政策。當時一些美國外交人員自己認為日本對我國的崛起反應過度。但當川普上台後,美國掉了個頭,採納安倍倡導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政策。拜登上台後更進一步,將安倍的這個倡導推廣為美國對亞洲態度的核心。

根據「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超過80%的美國精英和三分之二的公眾希望美國與日本合作。澳大利亞和印度也願意與日本合作來應對印太地區新出現的挑戰。毫無疑問,日本與「四方安全對話」其他成員已經抱團,我國將很難改善這方面的情況。再來,我國也面對日本與其他海洋夥伴已經形成的抗衡「中國威脅論」戰略局勢。

在經濟上,安倍在挽救「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特朗普於2017年將美國退出該協定後,安倍致電其他10個成員國,並最終贏得成員國們對新「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支持。安倍的戰略考量是通過「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來防止我國成為區域貿易協定的規則制定人。

不容置疑的一點是安倍在2020年辭去首相職務後,成為日本自由民主黨(自民黨)最重要派別的領導人,是日本政治中的「幕府影子將軍」。安倍己成功塑造日本未來固定戰略意圖的軌跡,首相接任人應該會遵循下去。

雖然新首相岸田文雄在國防事務上似乎比較溫和,但他不能忽視自民黨的承諾,將國防開支增加到GDP的2%。自民黨在最近日本參議院選舉中獲勝,岸田文雄很難對修改「和平憲法」提案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現在只有通過公投,才能阻止日本「和平憲法」修訂。安倍在其他方面同樣留下相當大的遺願,例如,致力建造「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本土優質基建倡議、數據治理提案與促進性別平等措施都具有重要影響力,未來的自民黨,甚至是反對派領導人都不能夠忽視。

最後,安倍倡議與促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戰略來遏制我國崛起,極富爭議性,恍似基於對我國和平崛起的焦慮性恐懼,未來歷史學家應該會對其進行微觀式研討。作為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國對日本與周邊國家不構成威脅。從日本軍國主義受害的其中一個國家角度來看,日本應放棄修改「和平憲法」的計劃。

此舉不僅會播下不信任種子,而且會為亞太緊張的地緣政治升溫。

註:Line of Advantage: Japan’s Grand Strategy in the Era of Abe Shinzō
https://viewer-ebook.books.com.tw/viewer/epub/?book_uni_id=E050136491_reflowable_trial&version=V001.0001&encrypt_type=none&is_trial=true

文:何君堯
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創辦人

文:丁煌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凝聚民心》聯合發起人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