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舉辦《同志運動會》引發的長期弊端 文:何君堯、文:丁煌

2021-09-01 11:32 堅料網連結




特此申明︰為避免對「同性戀生活方式」議題作出無聚焦空泛討論.本文不涉及針對為「同性戀」運動員提供相關固有優良的體育競賽環境,從而保護他們免受欺淩和騷擾的任何討論。

有人說,「同性戀」是遺傳的。不對!有研究指出「同性戀」與遺傳並没有因果關係(註1)。2019年8月29日,於《科學》雜誌刊登的一篇研究論文證實︰單一基因不能對性取向產生多大影響。

第11屆《同志運動會》(GGHK)將在明年首次於香港舉辦。據說,GGHK能為香港帶來三大好處。其一、為特區帶來多達10億港元的經濟收益;其二,促進特區「多元且包容」的人文精神之傳播;其三、向世界展現特區政府充分尊重「人人平等」的普世價值觀。

早前,特區政府表示支持GGHK。但是,不少「立法會」議員及各界人士卻齊聲反對。現藉此文就以下的兩個問題,談談點看法。

問題一︰特區政府應否給予GGHK官方支持?

眾所週知,官方表態支持GGHK 等同間接赋予「同性戀生活方式」公開的認可。

​大家亦都知道,「同性戀」或「雙性戀」能否能夠共存並等同於「異性戀」,仍是個頗具爭議的社會法律議題。

​不可否認,許多香港人對「同性婚姻」表示「同情」。然而,大部分儒派人士與基督徒們並不認可「同性婚姻」。例如︰筆者之一的何君堯議員上個月在立法會發言表示反對「同性婚姻」。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香港特區仍是深受「儒家」保守思想影響的華人社會。

​正如組織者所說的,GGHK 將對社會產生積極而巨大的影響,並有利於「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甚至是「跨性別戀」(LGBT),在香港社區得到更廣泛的接受。換言之,GGHK 通過舉辦「國際性體育賽事」,廣泛向民眾進行宣傳,而成功的宣傳將使「同性戀基因理論」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同,進而反促使越來越多的特區市民對「同性婚姻」持較正面的態度,即間接地向市民灌輸「同性戀生活方式」乃正道的思想。說到這裏,或許你也已經察覺到,GGHK 運動會背後另有隱藏議程:宣揚「同性戀生活方式」,重塑你我對婚姻和家庭的理解與態度。

​其中,大家應特別留意的是,GGHK運動會將灌輸不良觀念給特區年青一代,腐蝕年青人正在萌芽的普世價值觀。根據《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青少年在自我學習過程中,主要跟隨「同一性別模仿模式」(註2)。因此,大家應該謹慎提防同性戀運動員對我們的孩子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更有不少人擔心,GGHK的舉辦可能會為讓「跨性別戀」(LGBT) 成功在香港特區,這一個便利的國際平台上成功著落,進而向内地推廣「同性婚姻」。

​話說,佛教自國外傳入後,便在中國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雖然,佛教所倡导的與「儒家思想」價值觀存有不同,但卻並沒有衝擊「儒家思想」,没有帶來任何不穩定的影響。結果,儒、佛、道三教得以在中國大地上和平共處,一起發展。

​事實上,不同時代、不同人群對於「多樣性」存有截然不同的觀點。例如︰GGHK主辦方極力向外宣揚,希望得到更多群眾的支持「多樣性」。但是,筆者認為,GGHK所傳播的「多樣性」與「儒家思想」對文化「多樣性」的寬容相去甚遠。而傳統「儒家思想」下建立婚姻、生兒育女制度與「同性戀生活方式」更是明顯地格格不入。

​當然,對於一個崇尚自由「儒者」來說,「同性戀生活方式」屬個人取態,是私事,應給予容忍;而本地法院逐步承認「同性戀生活方式」合法權利的判決亦會予以尊重。但是,以「多樣性」為理據,竭力推動公眾廣泛認可與社會普遍接受「同性戀生活方式」則是另一回事。簡而言之,要讓受儒家思想長期熏陶的大多數華人從道德上認同並全盤接受「同性戀生活方式」幾近不可能,甚至是「白日夢」,因為「公眾認可」將對「儒家思想」帶來重大衝擊。

​不知您是否知道,一直以來,美國和英國對LGBT族群可謂既敵對又恐惧。例如︰《人種學研究》描繪英國兒童成長過程中,在學校的日常生活對LDBT族群表現無比恐懼(註 3)。又如,有調查指出70%美國人認為同性間的性關係是不正當的(註 4)。事實上,英國與美國的社會凝聚早已因其國人對「同性戀」的恐惧而產生仇視並扭曲了。而「同性戀」權益問題常是美國國會辯論與總統選舉中政治風暴的「風眼」。有鑒於此,立法會議員周浩鼎發出警告,GGHK會影響特區社會穩定。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亦指出,GGHK 的到來將促使香港社會進一步分裂。

​綜上所述,以維護香港長期穩定發展為已任的特區政府不應支持GGHK。

問題二:能否立足於「成本與利益」平衡上去考量「同性戀生活方式」的「公眾認可性」?

​「經濟利益」與任可其他「無形利益」較量,前者永勝!但是,即使GGHK能為特區帶來巨額短期經濟效益,其對「家庭凝聚力」、「兒童保護」和「社會穩定」的造成長期破壞亦不容忽視。明智的香港人們,謹慎權衡利弊,在涉及婚姻與養育子女的問題上,做出堅定的道德判斷,避免讓末經科學證實的「同性戀基因理論」有機可乘。

​捍衛淵遠流長的「儒家家庭價值觀」,你我有責!

最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GGHK 的支持者們在相關領域的討論,運用許多難以捉摸的概念名詞,締造破壞性社會問題。
目的是為了掩蓋「社會多元化包容」與「同性戀生活方式」 兩者之間的矛盾。

註1︰威廉·貝內特,同上,第123頁。
註2︰尼爾·文特雷斯,《社會化歷程與後繼性凌辱》,載於詹姆斯·裡德 & 史蒂文·伯頓(教育),《早年成長過程中維護與保護兒童》(倫敦:勞特里奇出版社,2014年),第75頁。
註3︰安娜·費爾特洛,《與女同性戀或男同性戀父母一起成長》:年輕人的觀點》,載於普里西拉·鄧克-韋斯特和哈福德-萊奇菲爾德(eds.),《社會工作的性認同和性欲》:Surrey: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11 at p 85。
註4︰威廉·貝內特,《破碎的心》:紐約:道布爾戴出版社,1996年 第107頁。

(閱讀英文版)

【Newspaper Article】Junius Ho & Kacee Ting:Hosting gay games brings more long-term risks than benefits (HK China Daily; 1 Sept 2021)

https://www.chinadailyhk.com/article/236097#Hosting-gay-games-brings-more-long-term-risks-than-benefits

文:何君堯

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創辦人

文:丁煌

深圳大學基本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理事

國際公益法律服務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